誰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?
來源: | 發布日期:2017-05-01 點擊:次
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(CNNIC)統計,2012年中,中國的手機上網網民規模達到3.88億,首次超過臺式電腦(3.08億)——手機成為中國網民第一大上網應用,中國正式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。
盡管當前可以把“手機超越臺式電腦”這一節點定義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標志性事件,但是,它并不意味著手機就是移動互聯網的全部,甚至,它可能只是未來的移動互聯網的一個微不足道的構成部分。手機甚至都不能夠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。
為什么?因為移動上網終端越來越多樣化,這里說的這些終端當然不僅僅是平板電腦,而是目前炙手可熱的可穿戴設備??纱┐髟O備可能會引爆一場終端革命。目前我們可看到的可穿戴智能終端包括:智能眼鏡——以Google眼睛為代表,改變了信息展示的終端形式,我們不必一定要拿一個或五寸或十寸的顯示屏在手上了;智能手表——蘋果的iWATCH尚未見真容,甚至尚無官方信息,但是已經炒得沸沸揚揚了。無論如何,智能手表一定會成為未來可穿戴式設備家族的重要一員;智能健康跟蹤設備——盡管還沒有太知名的,但是這些設備已然如春天到來般開始遍地發芽:Fuelband、Jawbone UP、fitbit ultra、misfit shine,等等,目前,這些設備還只是具有運動輔助功能,未來有可能增加健康監測與管理功能。上述這些設備,將極大程度地替代手機,而成為移動互聯網的終端。有些人可能會說:交互呢?命令識別呢?總要讓智能設備識別我們的需求吧。Ok,那我們就再看看我們如何和互聯網交互。我們從傳統互聯網的輸入法開始——輸入,一定要鍵盤輸入嗎?一定要手寫輸入嗎?不一定,語音輸入正在興起、二維碼、條碼識別等正在興起,圖片識別的技術正在不斷獲得突破;甚至姿勢識別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。所以,輸入法也不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。除了主動輸入之外,還有另外一種被動的交互。比如我們的位置信息、比如健康設備跟蹤到的身體狀況信息,這些信息會根據用戶的隱私設置,在用戶許可的范圍內與服務器交互,幫助服務器了解我們,以及我們的需求。
舉個例子,可能是未來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——將近中午,你走到小吃街的一個餐館門前,看著餐館的招牌,按了下左手手表上的一個按鈕,想查查這個餐館的特色。你的眼鏡上配備的屏幕上會提醒你,這家的菜偏咸,你血脂偏高,不建議選擇這家。同時,系統還會告訴你,隔壁有一家清淡的菜館,你可以考慮選擇。
這是未來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典型的生活類應用。這個服務整合了前面提到的幾個智能設備,同時,還整合了隱藏在后臺的大數據、云計算、搜索技術。但是在這個案例里面,顯然沒有手機什么事。
舉這個例子,無非是想說明,手機和輸入法,在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形態中,可能都會失去入口地位。那么誰是掌握了用戶移動互聯網入口的關鍵角色呢?操作系統!當然,操作系統只是記錄你的需求和行為,真正滿足你需求,依靠的則是在云端的大數據技術和海量的信息資源。
從這個角度,可以理解google的布局有多可怕——基于越來越廣泛的android操作系統,你的行為都將在google面前一覽無余,而google的搜索,則基于你的行為特征和需求,利用其云端的大數據技術,為你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——未來你將更加離不開google
【上一篇】:2015年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研究報告
【下一篇】:產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是用戶體驗的重要基礎